扫码关注公众号

“会行走的肺炎” │ 流感高发季,“混合感染”风险大!

2023-11-15

自入秋以来,全国多地出现众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,儿科门诊人满为患。不少专家将今年称为“支原体肺炎流行大年”,11月更是感染的高峰,多地的疾控部门也发出了警告,需警惕肺炎支原体的传播风险。

(图片源自:CCTV13新闻频道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)

呼吸道感染疾病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,通常在季节交替的时候,气温下降明显,由于环境,包括通风、场所密集,会出现集聚性的流行。正因为这样,每过3-5年,社会上总会有一波支原体肺炎的大流行,每次持续1-2年。

支原体肺炎为什么难治?

 

肺炎支原体不是细菌,也不是病毒,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,能够独立存活,进行自我复制。常用的抗生素,对付不了肺炎支原体,目前没有针对性的疫苗。作为“非典型肺炎”的一种,患者除了有呼吸道疾病的典型症状——发烧、咳嗽、呼吸困难之外,还会伴随头痛、喉咙痛、恶心呕吐、全身乏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。

(图片源自:CCTV13新闻频道 新闻直播间)

肺炎支原体主要经由空气传播,飞沫传染,人群普遍易感。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以后,潜伏期长达1-4周。痊愈后没有保护性抗体,仍旧还会重复感染。而且从出现症状前到治疗后的14周,都可能有传染性,因此常被称为“会行走的肺炎”。和患者有日常密切接触的人,要完全预防被传染非常困难。所以“一人感染,全家中招”的情况经常发生。

警惕更严重的“混合感染”

目前,肺炎支原体感染处于流行高峰期,流感也进入高发季,除了肺炎支原体感染之外,流感病毒、腺病毒、鼻病毒、肺炎链球菌等感染人数也有所增加,一些医院已经出现了呼吸道疾病“混合感染”的患者,出现“细菌+支原体”、“细菌+病毒”、“支原体+病毒”等感染情况,老人、儿童、孕妇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、慢性基础疾病等人群,尤其要加强个人防护,降低感染风险。

(图片源自:CCTV13新闻频道 新闻直播间)

为何一再强调加强室内通风换气?

日常生活中的个人防护除了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,适量运动,保持充足优质的睡眠来增强免疫力之外,专家也一再强调要加强室内通风换气。但冬季严寒,人们在室内停留的时间比较长,为了防止冷风灌入室内,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关着窗开着暖气,室内空气不流通,污浊气体、细菌、病毒、微生物等聚集,更易造成感染。

时刻保持室内有流动的新风,清新洁净的空气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。BRI呼博士新风系统和猎毒空气机,搭载猎毒胶囊技术,以及多重抗菌抗病毒智能滤网,可以有效杀灭空气中的多种致病菌,除菌率>99.99%。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病菌载量,减少空气传播交叉感染的风险。

再加上双向流“持续净化+循环鲜氧+主动排浊”,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的同时,将室外空气过滤成干净的空气输送到室内;以及全热交换“温湿度平衡”,冷/热能量回收,节约能耗,无论室外天气如何,即使关紧门窗,在室内也能拥有洁净流动的鲜氧空气,为您带来更舒适、健康、智能的呼吸体验。